讓世界了解老區 讓老區走向世界

                                                                                  search

                                                                                  滔滔東江水,巍巍八鄉山

                                                                                  2020/10/19  瀏覽量:   作者:徐高中  來源:中國老區網

                                                                                   


                                                                                  東江革命根據地史料陳列館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粵東分團到豐順革命老區八鄉山等地慰問,撥出訪問經費2000萬元。圖為當時報紙新聞報道

                                                                                  二戰時期印刷廠設在八鄉山九娘壩(舊址)

                                                                                    八鄉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東江特委遷入豐順奠定了堅實的革命斗爭基礎,提供了開展武裝斗爭的革命根據地

                                                                                    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是1927年4月下旬在海豐正式成立的,開始時由彭湃擔任書記。東江特委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在東江地區新發展的標志,它是開創和堅持東江革命據據地斗爭的領導核心。在東江土地革命斗爭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形勢的變化,1928年6月根據省委指示,潮梅特委與東江特委合并,組成了新的東江特委(即包括惠、潮、梅整個粵東在內的大東江)。從此,豐順縣委也歸屬東江特委領導。當時,由于彭湃在主持潮普惠負責人聯席會議,準備反攻惠來縣城的時候,東委機關遭敵突襲,彭湃率東委機關自林樟突圍后,轉移到大南山縱深處的普寧縣白馬仔村。1928年9月底,東委機關又遭敵人襲擊,東委機關便秘密遷到潮安縣境。這時處境已十分困難,因為種種條件的限制和敵人的搜捕,處于解體狀態,不能充分開展活動。到了1928年冬,八鄉山革命根據地建立,與九龍嶂革命根據地和銅鼓嶂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不僅為鄰縣的革命活動提供了回旋的余地,而且為東江特委領導機關準備了新的比較理想的指揮基地,為東江特委遷入豐順奠定了堅實的革命斗爭基礎,提供了開展武裝斗爭的革命根據地。東委機關于1929年1月在書記林道文和委員林國英等領導人率領下,機關從潮安秘密轉移到豐順釋迦崠的西山南寮和黃礤一帶,受到豐順縣委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豐順縣委于2月5日送上大洋400元、金仔8個給東委作機關建設和活動經費。東委的印刷處等單位和豐委一起辦公,豐順第二區委發動群眾籌款籌糧,保障東委的給養問題。同時,豐順縣委還組織一個教導連駐扎在黃礤,做好東委的保衛工作。東委和豐委聯合于3月21日至4月6日在留隍黃礤舉辦了訓練班,參加集訓的有9縣縣委會負責同志和團縣委負責人30人。

                                                                                    東江特委根據廣東省委的指示,經過充分的準備,于1929年6月18日至7月初在豐順黃礤(現屬留隍鎮),召開了東江第二次黨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有11個縣和東委、東江團委代表23人,共青團廣東省委巡視員以及各縣黨的活動分子,青年團負責人30多人也參加了大會。此后,在東委的直接領導和豐順縣委的幫助下,以揭陽東北部的五房、坪上一帶,潮安西北部的居西溜一帶,豐順東南部的黃礤、東聯一帶,以釋迦崠為中心,建立起潮梅第二個游擊區域。

                                                                                    東委在豐順茶背西山重建特委機關,使東江土地革命運動的中心逐漸向八鄉山轉移,這對于加強東江地區革命斗爭的領導有著重大的意義。陳毅在1929年9月1日《關于贛南、閩西、粵東江情況的報告》中指出,“豐順、梅縣、五華、興寧、大埔、饒平、普寧各縣群眾大部分歸我們領導。”因此,豐順各項工作也能得到東委及時的指示。在東委的領導下,豐順和全東江的土地革命斗爭很快復興和發展起來。

                                                                                    時任中共廣東省軍委書記、省委常委的聶榮臻奉令代表省委于1929年10月底從香港來到東江特委巡視工作,歷時約一個月,住在豐順茶背西山,對東江特委工作與策略方針作了新的部署。后來,他在回憶錄中追述:“經過艱苦轉戰,其余勉強保存下來的很少一點力量(指東江特委)搬到了豐順附近的大山里面,才得以繼續在那里堅持斗爭。”此后,東江特委機關一路轉移到銅鼓嶂、九龍嶂、八鄉山。1929年12月遷至八鄉山小溪,并于1930年3月22日至4月2日,在小溪村召開東委擴大會議, 1930年4月底遷至八鄉山灘良,積極籌備召開全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


                                                                                  全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八鄉鎮灘良村莊屋坪)

                                                                                  八鄉山灘良村紅十一軍軍部舊址

                                                                                    豐順各地群眾運動風起云涌,為東江革命高潮的到來推波助瀾

                                                                                    早在1928年春,海陸豐蘇維埃興盛時期,中共廣東省委就決定成立全東江的蘇維埃政府,指示東江特委從各方面進行籌備。后因海陸豐蘇維埃受挫,未能按計劃成立。1929年冬,在東江革命開始進入高潮的形勢下,成立東江地區蘇維埃政權的條件已趨成熟,東江特委遵照省委指示,掌握有利時機,于12月中旬向所屬各縣市委發出通告,毅然決定召開東江工農兵代表大會。大會原定于1930年3月14日開幕,因各種準備尚未做好,3月上旬復決定在5月1日開幕。

                                                                                    1930年夏,在東江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前后,豐順各地群眾運動風起云涌,為東江革命高潮的到來推波助瀾。這年9月10日《全國蘇維埃區域第一次代表大會粵東東江(包括潮梅十五屬)蘇維埃代表的報告》列舉了豐順群眾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就可見一斑。報告說:“今年的‘四·一五’豐順全縣有3萬余人的示威,其中……一、四、五3區集合在距離縣城15里的18000余群眾的示威,口號是‘血的紀念日,反對國民黨,實行武裝大暴動’……一聲令下,由總指揮領導,向縣城出發,斯時口號聲、歌聲震動天地。在城附近的反動派,也死守城隅,不敢輕出……這是東江自海陸豐政權失敗后,唯一的偉大群眾大會。”群眾運動震撼了敵人,五區聯防總處警衛隊、大勝鄉、官溪鄉警衛隊嘩變,往河東(大勝)內山與紅軍合作,掉轉槍口打國民黨。潭江小勝警衛隊叛變,掛起紅旗投奔紅軍。留隍警衛隊全隊兵變。黃金市警衛隊逃走,自找紅軍。赤色區域日見擴大。

                                                                                    為了保證參加大會的各縣、市代表來往的安全,以八鄉山為中心,東江特委分別設立幾條地下交通線:從豐順通向揭陽至桑浦山及汕頭:八鄉山——湯西鎮河西寶霖寺——湯西鎮西巖寺——湯坑鎮太平寺——揭陽——汕頭;從八鄉山——湯西鎮河西寶霖寺——湯西鎮西巖寺——湯坑鎮太平寺——揭陽、普寧至大南山;從八鄉山——湯西河西寶霖寺——桐梓洋通向韓山、九龍嶂、銅鼓嶂。


                                                                                  位于湯西鎮河西村的寶霖寺

                                                                                  位于湯西鎮河西村的紅色交通線——古驛道

                                                                                    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成立東江蘇維埃政府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

                                                                                    1930年5月1日,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豐順縣八鄉山灘下莊屋坪隆重地如期召開了。出席大會的有來自汕頭、潮陽、普寧:惠來、揭陽、潮安、澄海、饒平、南澳、梅縣、大埔、豐順、五華,興寧、龍川、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19個縣市和各紅軍團184名代表,以及廣州、瓊崖、粵北等地區6個縣(市)應邀派代表,當地黨組織、武裝隊伍等有關人員共320多人參加了大會。大會由中共東江特委常委兼軍委書記古大存主持,特委農委負責人陳魁亞作政治報告。中共廣東省委派林道文參加大會,并傳達了中央軍委和省委關于建立東江蘇維埃政府和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的決定。大會歷時10天,著重討論和決定了關于組織東江地方暴動問題,討論和通過了革命政綱和各種法令,選舉了東江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會。以陳魁亞為委員長,古大存、陳耀潮為副委員長。大會正式宣布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成立,軍長為古大存。紅十一軍下轄東江地區原有紅軍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二團和一個教導隊。軍部設有一個軍校,由四十六團代管。還有一個獨立營約200多人,全軍官兵約3000人。


                                                                                  位于湯西鎮西城村的西巖寺

                                                                                  至今保留在八鄉山灘良村墻上國民黨反動派懸賞捉拿古大存的字:生擒古大存,賞銀2萬元

                                                                                    東江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志著以八鄉山為中心的東江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八鄉山成為東江地區革命的中心和最大的赤色區域

                                                                                    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豐順八鄉山勝利召開和東江蘇維埃政府、紅十一軍的成立,標志著統一的東江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八鄉山成為東江地區革命的中心和最大的赤色區域。東江革命根據地這也是當時全國十多塊革命根據地中創建較早、范圍較大、影響較深、群眾基礎較好、堅持斗爭時間較長的一塊,同時建立了上海中共中央通往江西中央蘇區的交通線。

                                                                                    紅十一軍是廣東省區域內唯一一支列入中央紅軍序列的軍級建制部隊。紅十一軍統率東江紅軍5個團,紅軍主力3000人槍,群眾革命武裝近2萬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在短短半年內進行了上百次的戰斗。為保衛東江乃至廣東人民的革命成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在烽火歲月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人民軍隊的建設創造了豐富的經驗,鞏固和發展了東江革命根據地,有力地牽制了敵人對中央蘇區“圍剿”的兵力,使東江革命根據地成了中央蘇區西南的重要屏障。

                                                                                   ?。ㄔ用溃?/p>

                                                                                  編輯:李自超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