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瀏覽量: 作者:諶玉梅 來源:《學習時報》
湖南張家界永定區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任弼時、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紅二、紅六軍團會師后,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邊界創建的最后一塊南方紅色根據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形成發展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于1934年11月正式形成,是在賀龍率領紅三軍開辟的黔東革命根據地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黔東革命根據地,是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完全喪失、紅三軍(紅二、六軍團會師后恢復紅二軍團番號)被迫轉戰湘鄂川黔邊區背景下開創的一塊革命根據地,也是我們黨在云貴高原開辟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黔東革命根據地雖然存在時間不長、地域不大,但它的建立,不論對紅三軍、紅六軍團還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都具有重要意義。
1933年12月,紅三軍被迫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決定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是“創造湘鄂川黔新蘇區”。在賀龍、夏曦、關向應等率領下,紅三軍在湘鄂川黔四省邊區艱苦轉戰,尋找立足點。1934年1月,紅三軍進入湘西龍山、桑植、永順、大庸、慈利等5縣開展游擊。同年3月,湘鄂川黔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成立,開始領導開辟新蘇區的工作。5月至7月,紅三軍進入黔東,開辟包括貴州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和四川酉陽在內的黔東革命根據地。7月21日,湘鄂川黔革命軍事委員會召開黔東特區第一次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選舉賀龍、關向應等80人組成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宣布黔東紅色政權的誕生。黔東革命根據地縱橫200里,人口10萬以上,對于紅三軍的整頓、發展壯大和紅二、六軍團的會合起到了重大作用,也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形成提供了依托。
紅六軍團是由任弼時、蕭克等人率領的一支紅軍部隊。1933年下半年,蔣介石發動對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圍剿”,調集100萬軍隊向各地紅軍展開進攻,其中50萬軍隊于9月下旬開始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進攻。1934年7月23日,在打破第五次“圍剿”希望十分渺茫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書記處、中革軍委發出紅六軍團轉移到湖南創造新蘇區的訓令,意圖讓紅六軍團起到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的戰略作用。以任弼時為首的湘贛省委、湘贛軍區接到中央訓令后,進行了各項緊張準備,于8月7日踏上了突圍西征之路。面對敵人的重重圍追堵截,紅六軍團敢于擔當,不怕犧牲,共歷時80多天,跨越敵占區5000多里,途經湖南18個縣、市,由出發時的9700余人銳減為西征結束時的3300余人。
1934年10月24日,任弼時、蕭克、王震等率領的紅六軍團到達貴州省印江縣木黃鎮,與賀龍、關向應等率領的紅三軍勝利會師。這是一次偉大的會師、勝利的會師,是中國紅軍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據中央指示,11月26日湘鄂川黔省委在大庸正式成立,任弼時任書記,賀龍、關向應等為委員;又成立了湘鄂川黔省蘇維埃政府,賀龍任主席,夏曦、朱長清任副主席;成立了湘鄂川黔軍區,賀龍為司令員,任弼時為政委。由此,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不久,又建立了永順、桑植、大庸、龍山、古丈、慈利等縣的縣、區、鄉革命政權。12月10日,湘鄂川黔省委等機關遷至永順縣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橫跨四省,全盛時期其根據地和游擊區范圍覆蓋湘、鄂、川、黔邊30余個縣,人口逾百萬。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
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提到了黨創建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陜、陜甘、湘鄂川黔等根據地,充分表明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是中央紅軍長征的首選目的地,是孕育紅二方面軍的搖籃,是紅軍長征的最后出發地。
中央紅軍長征的首選目的地。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8.6萬多人,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按最初計劃,中央紅軍準備轉移到湘西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因此,部隊基本上沿著紅六軍團走過的行軍路線,即沿贛、粵、湘、桂省界的五嶺山脈一直向西行進。國民黨當局察覺后,在贛南、湘粵邊、湘東南、湘桂邊構筑四道封鎖線,“追剿”軍達16個師、77個團,對中央紅軍進行圍追堵截。當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銳減到3萬多人。當時,國民黨已判斷紅軍將沿湘桂邊境北上湘西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遂在城步、新寧、通道、綏寧、靖縣、武岡、芷江、黔陽、洪江地區構筑碉堡線,集結重兵,企圖將中央紅軍一網打盡。若按原計劃行進,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湘江戰役后,黨內對中央紅軍的前進方向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論。危急關頭,毛澤東建議中央紅軍放棄北上湘西的原定計劃,轉向西到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去。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舉行緊急會議,參會的多數同志贊成和支持毛澤東的建議。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舉行會議。毛澤東轉兵貴州的建議得到與會多數同志的贊同,并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會后,紅軍經貴州腹地向黔北挺進。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決定黨和紅軍命運的轉折點正在到來。
孕育紅二方面軍的搖籃。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而作為三大主力紅軍的紅二方面軍,是在紅二、紅六軍團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是從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這個搖籃中孕育出來的。1934年紅二、紅六軍團在木黃會師時,紅二軍團只有4100余人,其中衛戍及傷病員200余人,共3700支槍,而紅六軍團只剩下3300余人,且傷病員就占了十分之一。任弼時、賀龍等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后,以此為依托,領導軍民開展了土地革命和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黨的建設、政權建設,從戰略上策應中央紅軍長征,前后堅持了兩年的革命斗爭,使紅二、紅六軍團成長為逆勢崛起并不斷壯大的生力軍。1935年11月,紅二、紅六軍團決定突圍轉移時,已發展到4個師12個團,約2萬人。其中,紅二軍團發展到9200多人,并且新成立了第五師(轄13、14、15三個團);紅六軍團發展到11000多人,新成立了第十六師(轄46、47、48三個團)。1936年7月,在長征途中,黨中央指定紅二、紅六軍團同紅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由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由此,紅二方面軍正式組成。
紅軍長征的最后出發地。參加長征的4支部隊中,紅一方面軍于1934年10月從江西出發,紅二十五軍于1934年11月從鄂豫皖根據地出發,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3月西渡嘉陵江開始出發,由任弼時、賀龍等領導的紅二、紅六軍團則于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湘鄂川黔根據地是紅軍長征的最后出發地。1934年10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創建后,隨即發動了著名的湘西攻勢,有力牽制了敵軍力量,策應了中央紅軍的突圍。但隨著根據地的日益壯大,也引起了國民黨的恐慌。1935年初,蔣介石和湘、鄂兩省軍閥集結40多個團的兵力,從三面分兵六路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湘鄂川黔蘇區廣大軍民展開了一系列反“圍剿”斗爭,先后作戰30余次,取得了陳家河、桃子溪、板栗園以及忠堡等戰斗、戰役的重大勝利,成功牽制了30余萬國民黨軍,有力配合了中央紅軍向貴州的進軍。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國民黨蔣介石調集30萬兵力,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圍剿”。湘鄂川黔省委和軍委分會研究分析敵我形勢,決定實行戰略轉移。1935年11月,紅二、紅六軍團從桑植出發,開始長征。一路歷盡艱險,終于1936年7月同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后經朱德、劉伯承、任弼時、賀龍等力爭,并得到徐向前等紅四方面軍許多干部、戰士的支持,紅四、紅二方面軍共同北上。10月9日,紅四方面軍指揮部到達甘肅會寧,同紅一方面軍會合。22日,紅二方面軍指揮部到達甘肅隆德將臺堡(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合。至此,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匮芯繂T)
編輯:胡佳